- 在線時間
- 100小時
- 注冊時間
- 2011-4-15
- 私房錢
- 308
- 閱讀權限
- 31
- 積分
- 408
- 帖子
- 14
- 精華
- 0
- UID
- 5841415
      
- 私房錢
- 308
- 寶寶生日
-
- 積分
- 408
- UID
- 5841415
|
-
今晚又要出發(fā),這次是和青島的山友們?nèi)ズ幽系墓链?,幾十個人坐大巴旅行。關于旅行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,兒子經(jīng)常問我一些旅行的感受,要怎么描述呢。
后來,我跟兒子講德波頓的《旅行的藝術》。因為我想給他做一個示范,讓他理解一本書可能是怎樣構思出來的。
我假設我自己就是作者,我被老師布置了一堂作文課,寫一些關于以旅行為主題的文字。
我不想寫這樣的文字:我去了某個地方旅行,然后,看見了一些風景,我有一些感想。
我是學過哲學,這樣寫旅行為主題的文字,感覺上的確是還不夠獨特。所以,我想加入一點思考,寫一些更有普遍意義一點的東西。
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:什么是旅行?
我去goolge查了一下,上面有一個很好的答案:旅行,就是為了某個目的,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。
我馬上明白:旅行的移動,需要一個工具。
我知道:乘坐汽車、火車、飛機,有一種不同的感覺。我想起汽車的加油站、火車前進時,樹木緩緩加速離開的情景,我在黑夜中,看見窗外玻璃中的自己。我看見飛機機翼下面的白云。那種不同工具下的體驗,是一種旅行的獨特體驗。
我想,每個人旅行的原因都不同:公干、游樂。人們總是向往一個遠離自己地方,仿佛奔向夢想之地。
人們?yōu)楹慰偸窍矚g那種異國情調(diào)的感覺?
旅行,又會不會是一種逃離現(xiàn)實的辦法?
我發(fā)現(xiàn),在一些文字中,也能發(fā)現(xiàn)旅行的痕跡:故國神游–思維從一個地方,到另外一個地方。
好了,我想了很多,我從中發(fā)現(xiàn)了關于旅行的普遍含義,可以有這樣的一些關鍵要素:
【1】對旅行工具的不同感受;
【2】人們在種異國情調(diào)的感覺面前,會有怎樣的感受;
【3】思想的旅行也是一種旅行。
……
當然,德波頓可能不是這樣想的。我只是用了一個反向思維試圖來理解書的結構。
作為一個閱讀者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了這種結構,那么,書就算看懂了。
作為一個寫作者,如果完成了這種結構,那么,書的骨架也基本完成了。
這種邏輯結構,使得每個段落中的情節(jié),前后關聯(lián),互有意義,渾然天成。
任何敘述的難點,不在于敘述的詞語,而在于敘述的角度、邏輯。是不是值得,是不是有它本身的意義。它有沒有自己的思索,有沒有自己的聲音。
其實,這是一個基本的方法。
我跟兒子說:觀察,然后提問,多問幾個為什么,試著想辦法回答它。把思考的過程和分析的過程、結果寫下來。
我說:寫文字簡單地說,就是確定一個主題,尋找一個結構,用好的細節(jié)或故事形式來表達。如此反復。
如果你這樣想過,這樣做過。很多的東西,就會源源不斷地冒出來。你根本不用擔心,要用什么詞語寫。你能控制好內(nèi)容,詞語自然就如泉水一樣涌出來。
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素材,如開頭的部分,我們提到的關于旅行的對話。
你無須寫出象德波頓那樣復雜的文字,但是,思考的原理,本質(zhì)上是完全相同的。
其實,這就是思考的力量,邏輯的力量。
文字的敘述,無論如何表現(xiàn),其背后都有一種思考的過程。只有那種內(nèi)在的邏輯的表達,才能讓讀者知道你想說什么。
你看見一些現(xiàn)象,你問到底是為什么。你去尋找那個驅(qū)動向前的邏輯力量。你就可以找到文字,找到答案。
-
|
|